觀點中國經濟

深圳最嚴調控:房地產還是支柱麼?

周浩:房地產市場對於宏觀經濟十分關鍵,但已不再是經濟支柱;我們短期可以忽視租售比,但房地產投資已失去經濟意義。

作爲在本輪疫情中最早復甦的行業之一,房地產市場在整體經濟尚未完全復甦前,已經被上了「緊箍咒」——作爲第一個收緊房地產調控的主要城市,深圳最嚴房產調控事實上表明房地產政策在全國範圍內已經開始全面緊縮。在以往的歷次經濟反彈中,房地產一直是先鋒隊,這次也不例外。然而,本輪房價反彈不到半年,政策的緊縮傾向已經十分明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房地產市場在中國經濟未來的地位,而這次的房地產緊箍咒跟以往的調控又有何不同呢?

上週出爐的中國經濟二季報,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經濟圖景:整體經濟出現了恢復性成長,儘管增速只是正常水準的一半。與此同時,上半年的經濟成長仍然爲負數。消費呈現兩位數的下跌,投資下滑幅度在個位數,然而,房地產投資卻率先恢復了成長。與房地產投資一起保持成長的,還有主要城市的房價。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房價環比增速明顯加快,從3月的0.1%到4月份的0.4%,到5月和6月則已經加速至0.6%和0.7%。與此同時,房地產成交量不斷放大,與此相關的各種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市的傳言也在發酵。

熟悉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人知道,這些往往是房價起飛的早期信號,而相信中國的政策決策者也很清楚,此時下手才能避免房價瘋漲。事實上,如果希望避免出現房地產政策的超調——這時候往往會出現購房者打砸售樓處的怪象——那麼眼下可能是爲市場降溫的最後一個時間視窗。

您已閱讀30%(564字),剩餘70%(12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