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如何理解疫情之下,澳洲華人直面的歧視問題?

馬騁:澳洲的種族歧視是否因爲疫情而增多,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若要探究歧視的根源,背後有複雜的移民和政治因素。

因爲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6月5日接連發布兩份公告,分別建議切勿前往澳洲旅遊和重新考慮赴澳留學,筆者在最近一週竟然收到了數十條來自國內親友、同學和同事的問候,他們無一例外地爲我在澳的安全表達了憂慮,還隨附了安全建議或回國攻略,甚至還有好友提議我應該夠買槍枝用來防身(事實上,澳洲法律禁止普通民衆持槍)。

在朋友圈和澳洲中文論壇上,有更多的華人和留學生表達了和筆者同樣的感受。有人留言說 「第一次發現自己很重要,無盡幸福歡快」。也有人調侃說「週六一早醒來,就收到了一波來自WeChat的『臨終關懷』」。

然而,更多的在澳華人和留學生對這波「溫暖來襲」的起因,即「澳洲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爲現象明顯上升」持有不同的認知和感受。很多人對此不以爲然,認爲「兩部公告」的說法過於誇張。還有公衆號作者以《我生活在假的澳洲》爲主題寫文章嘲諷。當然,也有一些人擔心「兩部公告」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激發了針對華人和留學生的種族歧視行爲。

您已閱讀10%(419字),剩餘90%(39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