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930以來最大的全球經濟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次超過1個百分點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期,降幅達到6.44%。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基金組織將春季預測4.37%下調到秋季預測4.23%。2001年911事件,預測從春季3.17%下調到秋季2.6%。2007美國次貸危機,當年秋季預測2008年4.82%,2008年春季調整爲3.73%。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判斷「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學界也認爲這是經濟大蕭條以來最爲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目前,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已平息了疫情並基本復工復產。中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既有疫情和疫情引發的困難,也有中美貿易戰、去全球化,以及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成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內外相互交織。長期以來,中國通過做大蛋糕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認爲較高經濟成長是解決發展中矛盾的基礎。但是基金組織四月預測中國2020年經濟成長1.18%,這是比1990年秋季對當年3.5%成長率還低的值。面臨如此惡劣和不確定的外部世界,2020年經濟目標如何確定註定是一個艱難的選擇。4月8日中央明確提出「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除了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增加了「六保」。按照資金流量表分析,「六穩」涉及虛擬經濟和宏觀變數,而「六保」側重實體經濟和微觀主體。2020年經濟工作底線思維就是堅持 「六保六穩」,而「六保」涉及GDP結構構成中最基礎、最核心和最關乎民生的部分,是「經濟的基本盤」。因此,設置今年經濟目標要辯證認識GDP速度和結構關係,變危危機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同時面臨短期最嚴重困難,我們更要有「改革開放再出發」創新思維認識極端不確定性的形勢,解決問題,引導預期。
一、辯證認識GDP總量問題和結構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