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英國《金融時報》對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給出的經濟療法專題中的一篇。在本專題中,主要評論員和政策制定者將就如何緩解災難性的全球衰退獻計獻策。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可能帶來的巨大經濟影響開始逐漸顯現,各國政府應該爲公共財政同樣巨大的缺口做好準備。這不應該引起驚慌。相反,除非政府赤字擴大到前所未有的規模——甚至超越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否則政策很可能被視爲沒有發揮作用。
從2008年至2010年,七國集團(G7)經濟體的的公共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上升10到25個百分點。政府赤字惡化4到10個百分點。這其中大部分是由於GDP下降造成的,它導致稅收減少,失業救濟等支出增加——這說明政府預算「自動穩定器」在發揮作用。小部分原因是2009年部署的酌情財政刺激計劃。
您已閱讀21%(354字),剩餘79%(13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