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的不斷發展,資本市場重新燃起了對於信貸邊際放鬆的期望,但對於部分陷入困境的境外美元債發行人來說,這卻成了到不了的明天。
2月18日,青海省國資委控股的青海省投資集團宣佈54%的債券持有人選擇接受債券收購要約,也就是意味著持有人將面對本金最高損失達63%。但比起遙遙無期的重整過程和高度不確定的清盤比例,筆者與這54%的投資者看法相似,即現在提前獲得一筆現金與等待重整相比屬於較優方案。
無獨有偶,兩天之後的2月19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宣佈北大方正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式,所有存續境內及境外債券均直接宣告違約,與經營性債權及銀行貸款等金融性債權一起進入破產重整債權池,等候破產管理人發落。北大方正集團作爲北大資產管理公司控股70%,教育部作爲實際控制人的明星校企,一直在香港資本市場享有「央企」的認可度與發債成本。然而一著不慎,昔日明星,今日破產重整座上賓。
您已閱讀13%(382字),剩餘87%(24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