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

Lex專欄:疫情使中國食品股獲得上漲空間

在豬瘟和冠狀病毒疫情導致1月食品價格上漲逾五分之一的背景下,通常是防禦性選擇的食品股已成爲中國投資者對沖通膨的有效工具。

中國的食品價格正在大漲。庫存囤積已從醫用口罩轉向各種食品。即使不存在囤積行爲,致命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已導致食品供應受擾。1月食品價格上漲超過五分之一。整體通膨率爲5.4%,爲8年來最高水準。部分食品企業股票可能成爲對抗通膨的工具。

豬肉價格是衡量中國未來通膨水準的非官方指標;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在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非洲豬瘟已經造成供應緊張。今年1月,豬肉價格急升116%,逼近歷史最高水準。企業長時間關閉、社區封閉式管理和工廠停工只會導致供應鏈更加緊張。豬肉價格應該會保持上漲勢頭。

所有這一切對餐館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餐館客流量已經因人們自願待在家中或小區封閉式管理而大幅下降。自1月中以來,中國的肯德基(KFC)營運商百勝中國(Yum China)和火鍋連鎖店海底撈(Haidilao)的股價下跌了約15%。後者的競爭對手呷哺呷哺(Xiabuxiabu)的股價下跌了逾30%。自2017年以來,這兩家中國本土連鎖店的營業利潤率一直在下滑,未來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您已閱讀57%(435字),剩餘43%(3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