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投資者何時擺脫「逢低買入」思維?

埃爾-埃利安:疫情放大了兩個問題,一是全球經濟的結構性疲弱,二是央行政策效果減弱。一如既往地逢低買入是否還合適?

上週因冠狀病毒而引發的焦慮情緒是一個例證,一場拉鋸戰已在金融市場上演多時:一邊是看好情緒,一邊是不斷加劇的較長期的經濟不確定性。

直到目前爲止,這場鬥爭的情況是股價一再走高。但投資者需要作出決定,他們是選擇繼續實施一種效果一貫良好的投資策略,從而延續現在的形勢;還是希望直面此次疫情爆發——它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衝擊,結果可能擾亂全球成長、使市場改掉「逢低買入」習慣。

進入2020年,投資者面臨的挑戰是,要在有利的短期市場技術面和較弱的基本面之間權衡,而且是在國債幾乎無法提供保護的情況下這樣做——因爲發達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非常低,有些收益率甚至爲負。

您已閱讀18%(272字),剩餘82%(12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