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註定是不平凡一年,一月就經歷了美伊衝突、英國脫歐,更面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衝擊。截止2月2日,有20多個國家近400個城市確診了新冠肺炎患者。中國內地確診17205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疑似病例21558個。從確診病例數及其增速看,新冠比非典的傳播面更廣、應對更復雜,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新型冠狀病毒其列爲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當前防控疫情成爲全國工作重點,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而封城和自我隔離也會直接影響中國的消費、出口和投資,疫情會抑制一季度中國經濟成長,但不會令中國經濟停擺。在全面對抗疫情的同時,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正在重啓中國經濟成長的引擎。
史上最長2020年春節假期顯得有些漫長,由於新冠病毒與SARS屬於同一類,而戰疫的力度更強,全國應對更早,總體預計疫情會比SARS更早收斂於五一節前。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與疫情持續時間的長短正相關關係。無論是一季度還是到五一節,但疫情終究是暫時的,而戰勝疫情是必然,在戰疫的同時推動經濟成長。「兩隻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首先要衡量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然後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力度,最後危中有機,還要抓住和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超過非典。但應對新冠疫情的逆週期調節更及時而且更加強有力,2月1日,央行、財政部五部委出臺30條金融支持抗擊疫情的檔案,2月3日,央行逆回購1.2兆,並下調7天和14天逆回購利率各10個BP。新冠疫情將拉低中國經濟增速,對一季度GDP影響超過1個百分點,一季度GDP增速將跌穿5%,但伴隨疫情的好轉以及消滅,而三四季度經濟會出現恢復性拉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