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謹慎評估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成果

李國剛、餘智:既要看到這份協議的臨時性、偶然性,也要看到現有貿易戰的規模仍然沒有降低多少,深層矛盾沒有解決。

中美雙方分別於12月13日發佈聲明,宣佈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國際社會均對此給予積極評價。我們認爲:這一協議防止了中美貿易戰的繼續擴大對雙方與世界經濟的不利影響,爲下一階段談判創造了良好氛圍,對此應該予以充分的肯定;但對其結果的樂觀評估應該謹慎,不應過分誇大。我們既要看到這份協議的臨時性、偶然性,也要看到現有貿易戰的規模仍然沒有降低多少,深層矛盾沒有解決,將來還有恢復乃至提高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不能認爲美方的暫時「讓步」是「服軟了」或者「輸了」,認爲中方以「買買買」換取暫不進行結構改革是「堅持」贏得的「勝利」;中方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重心,應該是改變談判策略,以主動結構性改革徹底解決中美貿易衝突,促進中國經濟自身的健康發展與對外經貿環境的改善。

第一,從協議的動機看:這一協議的達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雙方特別是美方的臨時需要,有較大的偶然性色彩。

美方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一直強調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問題只是表層問題,雙方的「結構性矛盾」纔是造成逆差的根源,因而堅持中方進行「結構性改革」是達成任何中美貿易協議的前提,而且堅持雙方的協議應該是一次性、全面性協議而分階段、非全面協議,以「畢其功於一役」。反觀中方,對結構性改革的很多內容則一直非常牴觸。

您已閱讀14%(525字),剩餘86%(33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