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美中爲什麼「意外」達成貿易協議?

鄧聿文:儘管事情看起來很「意外」,但既然已經發生,肯定就有它的理由,中國和美國雙方都需要是問題的實質。

美中上週五達成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的訊息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之前,白宮談判團隊包括川普本人對談判釋放的資訊往往自相矛盾,兩國領銜談判的負責人也有一段時間沒有通話,而鑑於12月15日這個美國恢復徵收關稅的日子臨近,沒有多少人對美中在對峙氣氛下在今年最後的時間裏還能達成貿易協議持樂觀態度。

儘管事情看起來很「意外」,但既然已經發生,肯定就有它的理由。川普前不久在他的推文中說過一句難得的誠實話。他說,「對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需要,我們也需要!」(大意)這句話道出了問題的實質。

北京所以要貿易協議,最大的原因是,中國經濟在2019年太難看。雖然官方的統計數據未必會顯示出這點,但從最近經濟學家對需不需「保6」的爭論看,很明顯,經濟的寒意已經吹向了學者的案頭。儘管對經濟深度下行的原因,各有不同看法,然而有一點顯然是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那就是美中貿易戰對中國經濟所傳導的壓力越來越大,市場主體特別是企業家對中國經濟未來的預期日趨悲觀,這會影響人們的信心,並轉化成真實的投資行爲。再加上由豬肉價格帶動的物價上漲,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滯脹,至少是這方面的苗頭,而滯脹和通縮一樣,在經濟學裏都意味著接下來大機率會出現蕭條,是需要高度重視的經濟問題。

您已閱讀19%(519字),剩餘81%(21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