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重返大學校園的奇遇(上)

從新校區走向老校區會經過地鐵站一個出口,越接近塗鴉越密集,但進入老校區,塗鴉就基本突然消失了,這讓我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算得上奇遇之一。

重陽節這天,香港下起了小雨。因爲時局混亂與交通阻滯,之前兩天我和太太及兩個孩子被困家中無法出門,算是記憶裏來香港11年前所未有的經歷。實在悶得慌,我說出門走走,太太還是覺得不安全,於是我一個人出了門。

我2008年來到香港,任教於一所大學,2015年離開,但一直住在大學邊上。出門幾步路就有一個地下通道,三個岔口可以分別通往道路兩旁的巴士站和大學的體育館。我十分驚訝地發現,地下通道內和體育館外牆已滿是塗鴉。平日裏我都走另外一條小道前往地鐵站,上一次走過地下通道還是一個月前,全家一起去爬山,當時這裏完全整潔。

看著這些塗鴉,我決定去正處在風暴中心的大學校園看看。離開大學這4年來,我依然爲MBA學生教授了兩年《基金管理和另類投資》課程,也爲金融碩士生的《行爲金融學》課程做了四次客座講座。最近一次就在兩週前,題目是《媒體政治化和假新聞氾濫的根源》,選擇這個話題當然和香港時局密不可分,其中一部分內容曾經以《從經濟學角度看待媒體屬性》爲題發表在FT中文網,另外一部分全新的內容留待後敘。不過這些課程並非在大學的主校區進行,而是在位於港島商業大樓裏的教學基地,以方便在此工作的學生。

您已閱讀8%(488字),剩餘92%(56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