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

Lex專欄:別逗了,港交所

香港的動盪局勢意味著港交所看起來更像個逃難者,而非快速成長的亞洲的守門人。從目前的形勢看,其對倫敦證交所的收購要約沒有吸引力。

倫敦投資者週三向香港交易及結算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發出了一則資訊:「別逗了,我纔不會上當。」從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股價僅5%的微弱漲幅中,可明顯讀出這句不信任。港交所希望以對倫敦證交所企業價值估值316億英鎊的出價收購後者。如果這一交易有可能成功,股價漲幅本應達到港交所出價的溢價幅度——23%。

全球卓越的交易所都是國家級機構,或者至少是城市級機構。收購與合併通常會因此而失敗。如今,交易所集團的真正業務是數據、清算和衍生品,它們的老闆在這一點上不應再自欺欺人。英國脫歐讓英國政府陷入了混亂。即便如此,它也不可能稀裏糊塗地同意這筆收購。

港交所與中國內地的距離既太近又太遠。作爲一家總部位於一個麻煩不斷的自治地區的大型公司,港交所更多暴露在中國政府的敵意之下,而非受到其可帶來豐厚利潤的支持。即便英國不反對,美國也可能以安全爲由反對這筆交易。

您已閱讀42%(415字),剩餘58%(5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