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的一天,伴隨著開市鑼聲的響起,上海科創板(Star Market)正式開市,當時外界對它的期望值極高。中國官方媒體將科創板譽爲中國的那斯達克(Nasdaq)。
分析師認爲,首批在這個由上海證券交易所(SSE)設立的新板塊上市的25家企業只是第一波上市浪潮,其中一些分析師預測,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達到3位數。科創板的上市機制將激發這種發展潛力——在這種機制下,監管機構在審批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有限,對股票的定價或上市時間沒有發言權,這與中國內地其他的交易所板塊有所不同。在科創板開市之初,已有逾140家科技企業申請加入這個新板塊,目標是籌集總計1288億元人民幣(合181億美元)資金。
但湧入科創板的洪水已放慢成涓涓細流。自那以來,只有另外5家公司(截至本文英文原文發稿時——譯者注)在該板塊發行了股票,共籌集了約8.26億美元。
您已閱讀18%(368字),剩餘82%(16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