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科創板能否成爲中國的那斯達克?

伍治堅:監管層放寬上市條件,引入同股不同權機制,目的是鼓勵更多創新企業在國內上市,但改革措施能否顯現效果,尚需時間檢驗。

全中國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幾家科技企業,比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都在海外上市,沒有一家在中國A股上市。這讓國內廣大A股股民感到遺憾,也是股市監管層一大尷尬。

爲了彌補這一缺憾,監管層不可謂不努力。2009年10月,中國創業板在深圳交易所開板啓動。2013年底,「新三板」股轉系統開始向全國接收企業掛牌申請。

但是,不管是創業板,還是新三板,離一開始成立的初衷:打造中國的那斯達克,似乎還相去甚遠。

您已閱讀10%(202字),剩餘90%(18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