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亞馬遜(Amazon)以相當諷刺的方式進入客戶的電子書架,刪除了其銷售給他們的《1984》(Nineteen Eighty-Four)電子書。如今,另一個「科技巨擘」進行了一波電子書銷燬。微軟(Microsoft)已在本月關閉其電子書店,其銷售的所有小說、傳記、自助手冊和歷史書已不復存在。
電子書就這麼消失的故事,揭示出網購便利背後令人不快的現實。在資訊時代,消費者往往是租賃者,對數字產品擁有有限的控制權,即便這些產品表面上被「銷售」給了他們。微軟的案例還展示了,版權保護體系如何可能會懲罰合法購買的客戶。
亞馬遜的決定源於出版商不再擁有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那部反烏托邦經典著作的版權。這家電商巨擘沒有把這個問題告知客戶,而是在沒有發出警告的情況下直接刪除了侵犯版權的圖書,併發出退款。微軟從由此導致的反彈汲取了教訓,它向讀者發出警告,讓他們能在圖書被刪除之前讀完這些書。
您已閱讀34%(402字),剩餘66%(7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