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非洲

It is wrong to demonise Chinese labour practices in Africa
不應妖魔化非洲的中企


皮林:研究顯示,中國企業在非洲僱傭的本地員工比例、支付的薪資水準以及員工培訓標準,都跟在非洲的其他外國企業差不多。

Chinese companies investing in Africa get a bad rap. Beyond their alleged role of ensnaring recipient countries in debt, when it comes to their employment record a common accusation is that they employ mainly Chinese workers, depriving locals of potential jobs. When they do hire locally, critics say, they pay badly and offer little training.

投資非洲的中國企業名聲很不好。除了它們涉嫌讓接受投資的國家背上沉重的債務,在僱傭行爲方面,常見的指責是它們主要僱用中國員工,剝奪了當地人原本可能獲得的就業機會。如果它們聘用本地人,批評者會說,它們提供的薪資低廉,而且幾乎不提供任何培訓。

您已閱讀7%(461字),剩餘93%(60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