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我的香港訪問

鄒至莊: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我家從澳門搬回廣州。1948年,我在廣州嶺南大學讀完一年級,便往美國留學。我對香港十分留念。

2019年5月29日,我坐火車從廣州往香港。這次我回中國訪問,先往成都,參加一個討論大數據的會議。再從成都飛到廣州,訪問中山大學內的嶺南(大學)學院。我在廣州的主要活動是訪問中山大學內的嶺南(大學)學院。該學院是1986年在廣州中山大學內建立。當年中山大學授予筆者名譽博士學位。筆者向中山大學的李嶽生校長建議,在該大學校內建立嶺南(大學)學院。李校長同意,因此該學院便在康樂園建立。我從廣州往香港做的是特別快車。我覺得中國現代火車和一般的基礎建設都比美國的好得多,中國的基礎建設都比美國新。

在此,回顧一下筆者的經歷。1936年,我只有6歲,在廣州居住。當年6月的一天,日本軍隊快要打到廣州。當天早上,我們全家乘火車往香港居住,一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發生後,日本的軍隊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便將英國的軍隊打敗,佔領香港。大約過了兩週以後,我家離開香港,遷往澳門居住。因爲葡萄牙沒有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澳門沒有日本軍隊佔領。我家在澳門過著平安和快樂的生活。我也有機會在澳門的嶺南中學好好地念書。

1945年8月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被美國打敗。我的家從澳門搬回廣州。1948年我在廣州嶺南大學讀完一年級以後,便往美國留學,進美國康乃爾大學。從此一直留在美國居住。但是我對香港還是十分留念,一有機會便回到香港訪問。

您已閱讀44%(559字),剩餘56%(7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