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流動性危機風險困擾中國債市發展

分析師表示,超級複雜的監管框架和不穩定的交易量可能會引發中國的債券市場危機——就在中國政府對外開放債券市場之際。

外國投資者注意:分析師表示,超級複雜的監管框架和不穩定的交易量可能會引發中國的債券市場危機——就在中國政府對外開放債券市場之際。

三年前,一家名爲國海證券(Sealand Securities)的中國本土券商在一筆由銀行融資的高槓杆融資交易中蒙受了鉅額損失。當投資出現問題、國海證券出現貸款違約時,各銀行紛紛從券商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收回了信貸。這場小型崩盤導致銀行間拆借利率飆升,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蒸發。

一位挺過了2016年12月那場風暴的外國投資者表示:「人們花了幾天時間才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他指出,當時監管透明度很低。

您已閱讀13%(263字),剩餘87%(18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