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貿易戰背景下,中國官方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外界拿來做各種各樣的解讀,有時情形會被往最壞的方面想。比如,前些天李克強在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批示,守住不發生大規模失業的底線,被輿論解讀爲,中國政府正在爲貿易戰有可能造成的惡劣後果做最壞打算。
現正值假期來臨,大中學生走出校門。而就在一個多月前,共青團中央印發了《關於深入開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的意見》,提出未來三年力爭組織超過1000萬人次大中專學生參與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當時許多自媒體和人士憂心忡忡地將這個計劃看作「國家計劃3年內動員1000多萬青年下鄉」,中國政府要在新時期開展新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我認爲做這種曲解可能基於三個原因。一是不瞭解「三下鄉」的內容,加上將1000萬人次等同於1000萬人,便望文生義把它理解成「上山下鄉」。二是正如上述李克強批示所昭示的,眼下中國經濟遇到很大困難,擔憂國家爲解決就業問題,效仿文革時期國家將知青遣送農村的做法,搞新時期的「上山下鄉」。之前有北京大學教授基於就業理由倡導「上山下鄉」,引起諸多爭議和批判。三是出於對「上山下鄉」的苦難歷史記憶以及對當下中國社會不斷回到文革狀態的憂慮。當然,不排除有人故意這麼解讀和傳播。
您已閱讀19%(530字),剩餘81%(22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