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

宮廷劇讓中國觀衆著迷

學者稱清宮劇的成功祕訣有兩點:一是勾心鬥角的故事與當今職場生活存在共鳴;二是它們重現了中國文化的輝煌之處。

想像一下大排場的英國歷史劇《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的劇本含沙射影地諷刺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的政府以及她處理英國退歐的方式,由此引發觀衆共鳴。

中國的古裝劇同樣奢華,同樣吸引全國的觀衆,它們在清朝的陰謀和愛情故事中新增了這麼一層政治嘲諷。在政治敏感的3月——舉行重要政治會議的時候——數家平臺暫停播出這類節目。

這種自我強制的暫停播出反映了歷史映襯當今現實的棘手傾向,即使相隔幾個世紀也是如此。古代帝王貪戀權位、促使那些早已不在人世的臣民反抗的故事,或許會讓一個獲得終身領導能力的領導者感到惱火。正如一位學者委婉指出的,「(政府)不想讓人們覺得他們有機會取代領導者,或者與權力基礎作鬥爭,或者改變它。如果這種觀念在農村或城市流傳,那會有點危險。」

您已閱讀21%(337字),剩餘79%(12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