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漢能

另一個視角看漢能

周掌櫃:漢能是一家複雜且極具挑戰的標的,它折射出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從亢奮迴歸常態的一個普遍性事實,也摻雜著國家產業政策波動帶給企業的深刻影響。

漢能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這個時間點,如果其7月31日之前復牌失敗,香港資本市場最新引入的定時除牌機制將發揮作用。此時,任何人批判這樣一家頗具爭議的公司幾乎都可以用俯視視角,站在「不敗」的制高點上。對漢能的主要爭議有兩個,第一是薄膜太陽能技術路線是否前景光明,應用需求是否剛性;第二是對其「關聯交易」銷售買方的質疑,進而認爲其商業模式不可持續,先前受到做空圍獵也因爲此。

李河君爲漢能構建的企業使命確實宏大——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也包括讓萬物發電。聽起來確實有一點兒烏托邦,他也經常用「投資100億美金真金白銀打造新能源帝國」表達自己的實業家特質,按照他原有計劃:如果地方產業園推動行業良性運轉並逐步降低成本,中國將成爲薄膜太陽能行業全球霸主。李還將漢能歸類爲半導體行業,以表達其對規模和資金的必然需求,但這些也沒有改變業內人士用能源角度對標漢能的慣性,這個對標也意味著「道德閹割」,比如:建設長江三峽、巴西伊泰普水電站都曾被批評破壞環境;切爾諾比利事件後,核電站面臨全球性爭議,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在2011年的地震核洩漏被萬衆唾棄;燒煤的火電站更是廣受詬病,就連「煤老闆」到目前爲止也帶有一種蔑稱。新能源領域,如行業媒體中新經緯所言:尚德、賽維、晶澳、英利,每一家公司都受到過輿論猛烈挑戰。能源行業註定伴隨著道德危機。而漢能執意想在中國這個廣受爭議的行業裏做出被西方忌憚的「半導體」格局,勢必九死一生,大開大合。

您已閱讀15%(606字),剩餘85%(34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值管理評論

周掌櫃,知名商業戰略思想研究專家,中國「戰略思想諮詢」行業開創者,多家全球領先公司戰略顧問。周掌櫃戰略思想諮詢團隊長期專注於戰略思想、內生性競爭力、成長瓶頸、技術創新趨勢等理論研究,通過大量基礎調研和原創管理模型幫助華為等企業解決業務挑戰。本專欄聚焦全球領先公司,呈現市值管理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