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法國記者、政治家讓-雅克•塞爾旺-施賴貝兒(Jean-Jacques Servan-Schreiber)寫過一本極爲成功的著作,《美國的挑戰》(Le Défi Américain)。他在書中警告稱,歐洲工業即將被通用汽車(GM)和福特(Ford)等美國大公司擊垮。塞爾旺-施賴貝兒指出,除非採取緊急措施成立規模更大的歐洲企業,否則歐洲將變成美國的科技附庸。
如今,我們正面臨「中國的挑戰」,人們擔心,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支持的中國大企業有能力做出更大手筆的支出,最終將超越歐洲競爭對手。以下風險更是加劇了人們的擔憂:電信設備集團華為(Huawei)等中國企業進入歐洲高科技領域,可能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歐洲應如何應對?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決定允許華為參與該國5G數據網絡(不過不是5G項目的「核心」部分),這表明,比起以美國爲首的其他國家,英國對待中國供應商的態度相對寬容。
您已閱讀25%(404字),剩餘75%(12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