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

環保運動「反抗滅絕」引發的思考

福特:我們需要爲前景光明但尚未實現突破的領域提供更多研發資金。努力可能白費,但只要一個領域成功就值了。

隨著環保運動「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加大力度說服政府把氣候變化視爲國家緊急事件,倫敦人已經習慣了看到一些額外的混亂場面。社運人士在議會脫光了衣服,破壞了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總部的入口,還擾亂了倫敦周邊整體的交通和火車服務秩序。

很容易將這些抗議者的行動諷刺爲一羣富裕的英國人(其中很多人擁有專業背景)要求公衆做出一項剋制物慾的重大舉動——該舉動主要影響的是那些經濟狀況不如他們的人。

但有一件事他們是對的:儘管過去30年付出了一些努力,但世界在遏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方面仍未取得多大進展。沒錯,歐盟28國在1990年至2013年間把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2%,至3.42千兆噸,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成長也有所收斂。但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數億人脫離貧困,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44千兆噸增加到了10.27千兆噸,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加。北京方面的「一帶一路」倡議(BRI)設想建設數以百計的新燃煤發電站,其中240座在2016年正處於建設中。總體而言,全球碳排放量增加了60%。

您已閱讀28%(466字),剩餘72%(12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