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

追憶和平主義憲法學者深瀨忠一——兼議日本大學的學術自由和學者風骨

龔刃韌:深瀨是戰後日本和平主義憲法學者的代表性人物,終生追求和平,捍衛「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的憲法第9條。

1981年我從部隊考取北大國際法專業研究生。當時教育部的政策是,國內三十餘所重點大學的重點專業,研究生考試成績第一名者被選派出國留學。儘管我當年考的外語是英語,但被教育部派遣到日本留學。1982年10月,中國政府第一批公派留日學生約140名(絕大多數是理工科學生)乘一架國航飛抵日本,我們在日本哪所大學留學,完全由日本文部省與日本各大學協商而定。我被安排在北海道大學。這所日本國立綜合大學是戰前日本七所帝國大學之一。

雖然我的專業是國際公法,但我同時對比較憲法非常感興趣。1983年碩士一年級時,我通過上課的關係結識了幾位憲法教授——深瀨忠一、中村睦男、以及當時在北海道大學講授美國憲法的勞倫斯•比爾(L. W. Beer)。此後,我與這三位憲法學教授都結成了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1995年我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問研究時,深瀨教授特意委託他女兒和美國人女婿到紐約看望我。比爾教授兩次邀請我和家人到賓州他家住過幾天。1999年10月,中村教授推薦我到日本憲法學會在早稻田大學舉辦的「亞太地區立憲主義國際研討會」作報告,我的報告題目是《國際法與日本憲法第9條》。中村教授2001年至2007年任北海道大學校長,2005年他作爲校長訪問北大時我一直陪同。可惜,比爾教授和深瀨教授已分別於2014年和2015年病故。至今,我與中村教授還保持聯繫。

在這篇短文中,我只談談深瀨忠一教授(1927 - 2015)。深瀨是戰後日本和平主義憲法學者的代表性人物,他終生追求和平,捍衛日本憲法「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的第9條,提出了「和平生存權」理念。深瀨的和平主義思想與他個人的經歷有關。二戰時,深瀨曾上過少年軍官學校,1945年他還沒有畢業,日本就戰敗了。雖然深瀨沒有上過一天戰場,但這段經歷對他一生影響很大,他開始懺悔、批判自己,並信仰基督教與和平主義理念。他不久考上東京大學法學院,1953年畢業後到北海道大學任教,直到1990退休。

您已閱讀15%(812字),剩餘85%(44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