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如何提升品牌力?

竇文宇:作爲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牌必須具備強大品牌價值內涵,方能吸引用戶爲其品牌溢價買單。

不久前在洛杉磯著名的好萊塢大道上,注意到來自中國的MINISO家居及日用品連鎖,在這個黃金地段開了一家店:進去逛了一下,商品種類比較多,價格便宜,顧客流量還可以。

看到一雙拖鞋的價格只是幾美元,堪稱價廉物美,從消費者角度這是划算的交易。可如果從拖鞋生產廠家的角度來看,可能心中又是五味雜陳,MINISO的零售價這麼便宜,廠家(很有可能來自中國)的出廠價高不到那裏去。而這個拖鞋廠家,可能同時也在爲Nike拖鞋做代工(OEM),一雙Nike拖鞋,在好萊塢大道上百貨店裏的價格,可能就是四五十美元,但估計中國的生產商並沒有從Nike這更高的零售價裏多賺多少(相比供貨給MINISO)。

看來,沒有自己的強勢品牌,中國生產商在國際市場的議價能力很弱。正是這個痛點,促使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廠商開始籌劃,或已經踏上自己的品牌之路。但這條路充滿了艱辛,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僅僅取了名字,有了品牌logo還遠遠不夠,對於這些曾經以生產能力爲特長的企業而言,哪怕就是讓品牌獲得足夠曝光已有困難,更大的挑戰是如何提升品牌的美譽度,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質及檔次認知。

您已閱讀7%(475字),剩餘93%(60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社群媒體與潮行銷

竇文宇,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副院長,EMBA(中文)課程主任,畢業於北京大學及威斯康辛大學,國際知名廣告學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爲新媒體行銷、社群媒體行銷、內容行銷。他的專業文章發表於國內外主要學術期刊及各大商業媒體。本專欄聚焦國內外最新行銷潮流,解析數字時代的企業行銷新思路。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