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有近三十年曆史。如何理解近三十年來的成就和不足以及未來的方向,事關重大。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將近三十年之際,本文在一個宏觀的視野上,給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邏輯、經驗教訓以及未來方向。
中國資本市場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首先,中國資本市場是改革開放對資本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共同作用的結果。從企業層面而言,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先是啟用國有企業,經過近十年的國企改革,繼續推進國企改革不僅需要銀行系統的支撐,更需要資本市場提供融資和改革功能。同時,隨著國企改革進展,一大批國有企業爲資本市場的設立和發展提供了企業來源,而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社會資本則爲資本市場提供了資本來源。此外,在鄧小平等政治家推動下,到1990年代初期,設立資本市場的意識形態障礙得以破除,爲資本市場的設立創造了試錯的條件。因此,與西方國家自發產生的資本市場不同,中國資本市場從一開始就服從和服務於國有企業改革和脫困的需要,並且由中央政府有意識地推動設立。
您已閱讀14%(435字),剩餘86%(27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