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於投資者來說,無疑是較爲坎坷的一年,全球範圍內絕大多數資產類別沒有獲得正收益。中國股市的表現更是「熊冠全球」,年初的全民狂歡僅持續了一個月,隨後就是一整年的震盪下跌,上證綜指2018年全年跌幅高達24.8%,深證成指下跌33.9%,爲A股歷史上表現第二差的一年(僅次於2008年)。
2018年也確實是A股的多事之秋。資管新規等「嚴監管、去槓桿」政策,導致銀行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等表外融資持續負成長,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下滑至歷史低位。融資環境的惡化和成本的快速上漲造成大量民營企業難以盈利,並引發大股東質押危機、民企倒閉潮和失業潮顯現。同時中美貿易衝突的發酵和升級,給中國出口和政治經濟前景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打擊了投資者信心。
您已閱讀7%(327字),剩餘93%(40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