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文貫中:重新審視產業政策

文貫中:產業政策來龍去脈是什麼?發達國家在擔心什麼?能不能推行產業政策和中國能不能成爲最大的經濟實體對立起來,完全是個僞命題。

近年國際上對中國的2025產業政策有不少擔心,使很多中國人大喫一驚,並憤憤不平,認爲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企圖剝奪中國的發展權,阻止中國的崛起。對2025產業政策,西方害怕的是什麼?答案是,它們害怕的是自成體系的經濟霸權。

對此,有必要討論產業政策的來龍去脈,以便了解發達國家在擔心什麼,才能知道雙方如何建設性地對話。

產業政策盛行於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以李斯特爲代表的德國國家主義學派推動了產業政策理論的興起和傳播。雖然後起的德國以及日本曾藉助這種國家主義的經濟理論取得跳躍式的成長,卻也使它們客觀上有了自居於國際分工體系之外的經濟獨立性,因而獲得將本國利益置於人類利益之上的實力,使這兩個國家客觀上可以走到對抗世界體系的道路上去。

您已閱讀5%(321字),剩餘95%(63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