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北京大學林毅夫、張維迎兩位教授就產業政策是否有效進行了正面交鋒。縱觀整個辯論,林張兩位教授在理論基礎、產業政策涵義理解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林毅夫教授的主要觀點是基於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框架,特別強調了產業政策在基礎科研投入,以及幫助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家解決自身所難以克服的外部性和相應軟硬基礎設施的協調問題,強調「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的共同作用。
(上圖爲林毅夫教授)
而張維迎教授則不贊成新古典經濟學中的市場失靈,認同」米塞斯-海耶克範式「,認爲市場失靈並不存在,背後是市場理論的失靈。而他所理解的產業政策與林毅夫也並不相同,主要指政府對私人產品生產領域的選擇性干預和歧視性對待,認爲企業家是市場的主角,產業政策與企業家精神存在矛盾,不過是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進而遏制創新和技術進步。
您已閱讀13%(344字),剩餘87%(23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