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民企的信心,政策的信用

徐瑾:民營座談會從民營地位、當前困難以及未來政策闡述了最高層方針政策。唯有可信任的保障才能避免囚徒困境,也才能使得改革漸進改善。

資本寒冬中,中國民企好像看到新希望。

在貿易戰與股市煎熬中,最近高層頻繁釋放穩定民企信號。繼副總理劉鶴強調民營經濟對整個經濟的貢獻與穩定意義,表示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之後,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發表以民企爲中心的重要講話,迅即引發熱議。這次講話,透露了什麼資訊?

基本而言,這次講話有針對性地回應了民間集體焦慮,從民營經濟地位、當前困難以及未來政策三方面分別闡述了最高層的方針政策。

您已閱讀12%(209字),剩餘88%(15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