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觀察

包凡:中國科技行業的交易推手

包凡曾經在併購交易中同時擔任交易雙方的顧問,談到這種體驗,他說:「你必須非常有原則,也必須非常敏銳」。

在外界看來,中國科技行業似乎是交易撮合者(dealmaker)的夢想之地。私募市場遍地是風險資本,有65家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總計4270億美元,與美國不相上下。

但業內人士明白,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充斥著不信任感。47歲的包凡是專注科技行業的精品投資公司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的創辦人。他技壓衆多國際競爭對手:去年中國科技領域達成的交易中,就數由他提供顧問服務的交易數量最多,交易總額117億美元。

他也設法贏得了各方的信任。上月華興資本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包凡在招股說明書的第一頁寫道:「唯有信任,讓我們完成爲中國新經濟參與者提供支持的使命。」華興資本籌集了3.24億美元,但上市後股價一直下跌——今年中國科技公司股票普遍表現低迷。

您已閱讀17%(336字),剩餘83%(16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