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的兩位,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前者是日本漢學大家,生於1866年,卒於1934年。後者是今年的諾貝兒物理學獎得主,也是該獎歷史上的第三位獲獎女性,生於1959年,亦已人到中年矣。
將他們牽連一體的是頗爲神似的職業生涯。內藤湖南畢業於秋田師範,一所不起眼的地方學院,跡近刻下中國的「大專」或者「三本」。前半生以新聞爲業,已然頗有名聲,並練就了健筆滔滔與鐵嘴鋼牙。1899年,賃居東京小石川,春遭祝融之災,五六千冊藏書瞬間化爲灰燼,遂決絕過往,沉心斂志於中國研究。迄1907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已經出版三部漢學著作。經狩野直喜教授邀薦,出任京都大學東洋史講師。本意徑聘教授,但因內藤「無大學文憑」,雖有狩野直喜力薦,京大文科部負責人狩野亨吉教授甚至拍案而起以辭職相挾,卻依然爲文部省官員所拒,實則主要爲時任京都帝國大學校長木下廣次否決,不得已兩年後獲授博士學位,始晉升教授。此後二十年,執鞭上庠,日誦五車,著作等身,造就了享譽世界的京都學派,養育了薪火相傳的「內藤軍團」。當其時,「東大白鳥,京大內藤」,蔚爲日本東洋史的兩大重鎮,也是世界漢學中心。
時當1931年9月14日,陳垣問胡適:「漢學正統此時在西京呢?還是在巴黎?」二人相對嘆息,希望十年後或在北京。早此兩年,陳寅恪先生爲北大己巳級史學系畢業感賦,而有「羣趨東鄰受國史,神州士夫欲羞死」之嘆,亦正爲此有感而發。再早兩年,王國維自沉於昆明湖,陳先生輓詞竭盡哀痛,而有「東國儒英誰地主,藤田狩野內藤虎」一聯,即以其學術交誼爲本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