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去槓桿下債市觀察

地方債風險權重調整的政策意義

蔡浩:從中國債券市場來看,一旦地方債風險權重調整正式落地,勢必會對利率債和信用債市場產生影響,形成債券市場的新格局。

【編者按】近兩年債市的調整深度已經超過2013年去槓桿(6月開始)所引發的債市調整,未來中國債市將走向何方?爲此,FT中文網推出「去槓桿下債市觀察」系列文章,也歡迎廣大讀者參與討論和交流。本文是該系列文章第十一篇。編輯事宜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近日,有官方媒體報導稱,監管層正在醞釀將地方政府債(以下簡稱地方債)風險權重從20%調降至0的舉措,再結合8月14日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地方債發行有望從供需方面雙向加速,響應先前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國常會上強調的財政政策要在擴內需上發揮更大作用的要求。而從中國債券市場來看,一旦地方債風險權重調整正式落地,勢必會對利率債和信用債市場產生影響,形成債券市場的新格局。

地方債風險權重調整的合理性

您已閱讀12%(358字),剩餘88%(26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