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

滴滴之弊:被扭曲的共享經濟

周健:滴滴成爲衆矢之的,除了其針對性的行銷策略外,更根本的問題是實行垂直價值鏈控制,既制定規則又管理規則。

最近,俞敏洪在一個企業家論壇上講,「在解決一個痛點的同時,帶來了無數其他的痛點,這樣的商業模式自然不會受到大家歡迎。」

現在,共享經濟概念下的滴滴順風車、P2P金融、衆籌平臺、共享單車等諸多商業模式,都在中國經歷著「解決一個問題,帶來更多問題」的尷尬局面。

共享經濟建立在移動網路快速的資訊傳遞與協同能力之上,一個層面是將過去分佈式的社會資源,以點對點的方式組織起來;另一個層面是利用物聯網平臺的傳感器,將所有的人與物鏈接起來,構建一個橫向的規模經濟,形成一個全球性的協同共享系統,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與服務的邊際成本。

您已閱讀9%(260字),剩餘91%(26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