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

「米兔」——中國版的MeToo

中國近期一波名人被曝涉嫌性騷擾,此事在網上引發熱火朝天的討論,而爲應付網路審查,各種隱晦詞語應運而生。

隨著中國「MeToo」運動聲勢漸大,在受到嚴格管控的中國網路空間,個人和媒體平臺正在努力推動言論的邊界,他們尋找種種途徑繞過審查機制,讓社運人士們得以爭取更多支持。

之前在半個月的時間裏,先後有數十人在微網誌(Weibo)平臺上曝光被北京知識界名人和非政府組織領導人性騷擾的事。雖然目前沒有哪位重要官員受到公開指控,但監管機構已進入警惕狀態,就像面對所有可能激起廣大民衆不滿情緒的公共事件一樣。

7月1日,兩名僧人發佈了一份長達95頁的檔案,指控中國佛教協會(Buddhist Association)會長釋學誠涉嫌性侵,釋學誠也是北京近郊著名寺廟龍泉寺的方丈。此事在幾天內引起了大量關注,以至於在主要搜索引擎百度(Baidu)上搜索「龍泉寺」一詞時,有一條自動修正搜尋建議就包含了「性侵」一詞,只不過關於這個話題的搜尋已被禁止。

您已閱讀17%(363字),剩餘83%(17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