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天空灰沉沉的。在中國東北鏽帶中心,身穿米色制服的工人們陸續走出瀋陽機牀(Shenyang Machine Tool)工廠大門。這家持續虧損的國企是當地經濟的一根支柱。
這看上去就像該公司35年來任何一天的結束一樣,但工人們心理清楚,廠子裏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製造業和建築業繁榮曾爲中國經濟提供動力,拉動重型機械的需求,現在這股動力已接近尾聲。若不計入政府補貼——2900萬元人民幣至5300萬元人民幣(合430萬美元至780萬美元)——瀋陽機牀自2013年以來年年都報虧損。
工人孔先生說:「十年來他們一直說要改革,可是我個人沒有看到太大變化。」孔先生在瀋陽機牀從事售後服務工作,已經在這裏幹了30年,他只願透露自己的姓氏。「人們不再使用齒輪機牀了。我們被市場淘汰了。」
您已閱讀8%(338字),剩餘92%(41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