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食與美酒

Wines with no name
那些沒標產區標識的法國好酒


簡希絲•羅賓遜:法國一些用新技術釀製出的好酒,因不符合產區命名規定,而不被允許標註產地,令人遺憾。

Is typicality — the idea that something is typical of its origins — a virtue? This is a question increasingly discussed in the world of wine, not least because that world is in such a state of flux.

原產地葡萄酒(指帶有典型產區口味特色的,有原產地標識的葡萄酒)真的是突出的優點嗎?這個問題在葡萄酒業界不斷被熱議。社會在不斷發展,葡萄酒界的推陳出新令人眼花繚亂,釀造工藝尤爲如此。種植德國葡萄品種雷司令(Riesling)的波爾多種植戶都明白,用這種方法釀出的酒完全超出了波爾多產區酒命名法,因此不得不用模糊產地的方式銷售這等「法國餐酒」( Vin de France)。

您已閱讀4%(384字),剩餘96%(105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簡氏酒莊

簡希絲•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從事葡萄酒報導長達37年。1989年起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葡萄酒報導。1984年,她成爲葡萄酒貿易行業外的第一位葡萄酒大師,並在全球品評葡萄酒。她撰寫過多本經典葡萄酒專著,包括《牛津葡萄酒百科辭典》,以及與休·強森(Hugh Johnson)合著的《世界葡萄酒地圖》。她還是個專業電視講師,主講的「簡希絲•羅賓遜葡萄酒課程」和「酒商的故事」,曾獲得多個電視節目大獎。

美食與美酒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