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斯蒂芬•霍金

人們受夠了專家,但爲何仍然喜愛霍金?

哈福德:地球上最知名科學家的身份固然有助於霍金說服別人,但霍金明白辱罵無用。他尊重我們,並激發了我們的熱情。

幾個月前,我和十幾歲的女兒去牛津大學數學研究所(Oxford’s Mathematical Institute)聽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講座。講座曾經因霍金身體欠佳而推遲過一次;我當時擔心他的身體可能終於不行了,雖然他已經比醫生預計的多堅持了50年。然而,講座確定了一個新的日期,霍金準時抵達了會場,他就像來自另一個世界一樣,用自己獨特的合成聲音做了一個充滿魔力的演講。

我自己早些時候曾在同一地點發表過演講,我的演講論調比較悲觀:我說,關於科學和統計數據的談話很容易被汙染,而且只是陳述事實沒法消除誤解。上週去世的霍金生前所做的不少努力能讓我這樣的悲觀者重燃希望。他向世界證明,如果方式正確,就有可能就艱深的思想與公衆溝通。

他的祕訣是什麼?他承認自己的殘疾吸引了人們的關注,但吸引人的遠不止殘疾身體中的睿智頭腦。

您已閱讀20%(369字),剩餘80%(14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