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

霍金:科學界的奇蹟

霍金教授在《萬物理論》倫敦首映式上成爲焦點。這位「宇宙之王」是戰勝逆境的終極象徵,儘管早在1964年就接到「死亡判決書」,但50載來卻越戰越勇。

「宇宙之王」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從未停止讓他的崇拜者驚歎。72歲高齡的他不僅是在世最著名的科學家,而且是戰勝逆境的終極象徵。50年來,他在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MND)情況下取得了非凡學術成就,而這種疾病的患者大多在兩、三年內死亡。

最近,霍金教授在《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倫敦首映式上成爲公衆矚目的中心,這是最新一部刻畫霍金生平的電影,由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主演。更早些時候,他展示了由英特爾(Intel)設計的新通訊系統,通過捕捉他臉頰肌肉的微小抽動,這一系統使他能夠更高效地寫作和講話——用他那著名的美國機器人的聲音。

同時,霍金對人工智慧的看法激起了爭議。他在發給英國《金融時報》的電子郵件中說,人工智慧「可能在不太遙遠的將來給人類帶來真正的危險」。「風險在於電腦開發並掌控智慧。人類受到緩慢生物演化的限制,可能無法與之競爭,並被取代。」

您已閱讀20%(416字),剩餘80%(16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