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

矽谷的「創辦人工廠」

Y Combinator的核心信條之一是新創企業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這種道德優越感與商業的奇怪組合正瀰漫矽谷。

4年前,當我搬到舊金山之後,我注意到我遇到的新創企業創辦人有點奇怪:很多人彼此相似。不僅僅是在外形上(多數是35歲以下男性),他們談論自己公司的樣子也很相似。他們準備好了PowerPoint簡報,嘴裏蹦出大數字。所有人都似乎準確知道自己的新創企業的總目標市場有多大,即便他們還沒有實現一美元的銷售。

我過了好一陣才領悟到這其中缺失了什麼。我是從中國搬到美國的,矽谷在中國被奉爲創新樂園,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等科技界偶像人物佔據著神話般的地位。但當我比較新家與舊家時,我意識到,矽谷缺乏一個核心特點:一種熱火朝天的創業感覺。在中國,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創業家,但我都是事後才知道的,因爲他們沒有人這麼稱呼自己。他們是建築師、教師或者藝術歷史學家,他們成立進口企業或旅遊公司。嘗試新企業似乎是人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矽谷雖然有很多創辦人,但我發現創業家相對較少。這些創辦人聰明而且勤奮。但很多人只是一個體制的產物,這就是爲什麼他們的氣質都差不多。

您已閱讀31%(433字),剩餘69%(9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