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共享經濟

在WeWork工作的吸引力

克拉克:WeWork也有可能大起大落,甚至銷聲匿跡,但它創造的那種不拘一格的辦公室生活,應該不會曇花一現。

這是一家8年前還不存在的公司,但今年的估值高達近200億美元。它的執行長38歲,看上去像是一個夜店的音樂節目主持人。他的妻子是首席品牌官,是一個瘋狂的瑜伽愛好者,她肯定參與擬定了該公司的使命宣言:「我們搞定爛事,而且做得出色。」

它就是WeWork,這家共享辦公公司已從2010年曼哈頓的一棟單體建築變成在19個國家58個城市(從北京到波哥大)擁有170多個辦公地點的巨擘,爲時髦人士提供共享辦公空間。

直到最近以前,我幾乎沒注意到它的崛起,除了它不同尋常的200億美元估值——而越來越多的懷疑者認爲這個數字毫無道理。他們可能是對的:去年洩露給彭博(Bloomberg)的檔案顯示,這傢俬有公司將其2016年利潤預測從6500萬美元下調至1400萬美元。然而,過去幾周,我碰到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它的辦公空間之一,這讓我覺得,WeWork正在做一些讓現代辦公生活變得有趣的事情。

您已閱讀25%(387字),剩餘75%(11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