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全球經濟

技術與全球化衝擊好工作

希爾:自動化和全球化是擠壓「好工作」的兩股力量,如今的工作正趨於兩極分化,它們要求具備更高級的技能。

「史上最高位的股市!就業強勁迴歸!」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去年12月發推文誇口稱。主張在就業方面數量幾乎就是一切這種觀點的人中,這位美國總統是最著名的一位。

但單純從就業數據來判斷經濟健康狀況卻是越來越不精確了。不斷變化的技術和全球化使職場中人備受壓力,因此需要成立一個新的指標,同時考量工作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比較敏銳的政客們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在去年11月的預算演講中,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韓蒙德(Philip Hammond)提到了「要持續關注於讓更多的人有工作」。但他補充了前提條件,即這些工作應該是「質量好、薪酬豐厚的」。

您已閱讀15%(275字),剩餘85%(15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安德魯•希爾

安德魯•希爾(Andrew Hill)是《金融時報》副總編兼管理主編。先前,他擔任過倫敦金融城主編、金融主編、評論和分析主編。他在1988年加入FT,還曾經擔任過FT紐約分社社長、國際新聞主編、FT駐布魯塞爾和米蘭記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