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德國汽車業

車企的「猴子實驗」與精英的墮落

魏登費爾德:德國工業界一直在追求技術上的卓越。但至少過去10年,這種追求是以犧牲倫理道德爲代價的。

2014年,大眾(Volkswagen)、戴姆勒(Daimler)和BMW(BMW)資助了一項實驗——多隻猴子被關進玻璃罩,一邊觀看卡通,一邊被迫吸入一輛大眾甲殼蟲(Beetle)汽車排出的尾氣。這些汽車製造商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證明汽車尾氣中的二氧化氮對人類無害——即使科學早已證明了事實恰好相反。

Netflix不久前推出的一部名爲《Dirty Money(骯髒的金錢)》的紀錄片曝光了該實驗。自那以來,上述幾家公司紛紛出來道歉。他們試圖以「最嚴厲的措辭」與此事劃清界限(戴姆勒);對「踩剎車太遲」表示遺憾(BMW);願爲「錯誤、不道德和令人厭惡」的行爲接受譴責(大眾)。

認錯是對的。但這一醜聞所代表的東西遠不止是將靈長類動物暴露在尾氣中。它暴露出德國汽車製造商的優勢可以多麼迅速地變成致命弱點。圍繞倫理道德的爭論哪去了?有效的合規團隊在哪裏?更根本的是,還存在一點點歷史敏感度嗎?

您已閱讀29%(390字),剩餘71%(9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