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風吹酒醒」,2018年伊始,國際金融市場即呈現出一系列史詩級變化;「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些市場躁動共同確認了全球宏觀重量級趨勢變盤的形成。宏觀研究的精髓在於「見微知著」,比特幣閃崩、美股美債遭遇「黑色星期五」、美元急貶、人民幣走強、波動率抬升等一系列市場細節的背後,存在著同一顯著的宏觀趨勢動因,即真實的普遍復甦。2018年1月,IMF幾乎同時大幅調升了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預期,這在危機十年以來極爲罕見。我們認爲,風物長宜放眼量,一場不可迴避的短期震盪,本質上是健康的、有益的。經過年初的市場洗禮,全球經濟真實復甦和金融市場趨勢投資的未來將更加值得期待。
2018年開年,國際金融市場即呈現出一系列史詩級變化。比特幣價格從2017年12月中旬逾19000美元的高位一度狂跌至8000美元以下;美股、美債上週末迎來「黑色星期五」,特別是道瓊斯指數暴跌2.5%,近700點的點數跌幅創下金融危機以來單日之最;沉寂了許久的VIX指數從不到10%的絕對低位攀升至17%以上;美元指數在2017年下跌約10%的基礎上繼續急跌超過3%;1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高達3.5%,創1994年匯率並軌以來最大的單月漲幅,並屢創「811匯改」以來的新高。這些變化印證了我們於2017年11月17日在FT中文網文章《全球投資:趨勢的回報》中強調的觀點,即一場金融市場的系統性調整在2018年難以預知但又無法避免。可以肯定的是,這場調整尚未結束,上述事件也僅是調整過程中的部分微觀細節,只有見微知著、識別並確認市場變化背後的宏觀趨勢,才能將碎片還原爲全景。
全球經濟真實的普遍復甦是市場變奏曲背後真正的宏觀主音。2018年1月,IMF幾乎同時大幅調升了全球及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預期,這在危機十年以來極爲罕見。真實的普遍復甦,恰恰是市場變盤背後同一顯著的宏觀趨勢動因。真實的普遍復甦擊碎了虛擬貨幣夢想,競爭性寬鬆的終結令信用貨幣重獲信心,低利率時代一去不返也加速了比特幣等高風險資產價格調整的進程;真實的普遍復甦擊碎了博傻的氛圍,病態的「寬鬆麻痺」讓位於換檔後的成長與風險,重心過低的VIX指數逐漸向理性中樞靠攏,資本市場的短期調整正爲長期成長洗盡鉛華;真實的普遍復甦擊碎了保護主義的逆流,多元化漲潮重拾動力,少數國家的單邊主義舉措難以阻擋全球貿易的趨勢性回暖,過強的美元被拖回長期貶值通道;真實的普遍復甦擊碎了需求端依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爲全球成長內生動力的主要來源,中國經濟新時代在全球供給側改革中佔得先機,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具備堅實物質基礎,中國市場依舊具有比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