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

2018:虛假數據之年?

若2017年是假新聞之年,那2018年將成爲假數據之年。如果繼續容忍虛假數據,公衆將有理由不再信任官方統計數據。

如果2017年是假新聞之年,那麼2018年將成爲假數據之年。就像假新聞以多種不同形式出現一樣——既有被美國總統稱爲假新聞的真新聞,也有在社群媒體上吸引衆多觀衆的無稽之談——假數據也是如此。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披露了中國北方很多地區例行公佈的關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虛假數據。在那些地區,可靠的替代證據表明,地方政府「抹平」了經濟成長數字。他們人爲地推高了2012年至2016年期間的成長數字,掩蓋了真實的低迷期,去年又掩蓋了真正的復甦。

長期以來,中國成長數據的人爲平穩廣爲人知,但以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如今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因此這些統計數據傳達的資訊帶來了更廣泛的影響。

您已閱讀27%(295字),剩餘73%(7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