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教育

Pisa測試模糊成功教育關鍵

厄文:問題並不是「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在原則上有什麼不對,而在於它已成爲衡量一國教育體系成功的主要標準。

每三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都會測試世界各國15歲的孩子的技能與知識,並利用測試結果對參與的教育體系進行排名。2015年,50多萬青少年——代表72個國家的2800萬學生——參加了這一名爲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的測試。

Pisa於2000年問世,自那以來它已發展爲一個全球學校排行榜,受到各國政府、政策制定者及新聞工作者等各界的密切關注。它的影響力在教育部門內部引發擔憂,也招致學者們批評。

如果一個國家表現不佳——或者甚至只是不如往年那麼好——那可能限制該國教育部長的仕途。2014年,在一封致OECD的公開信中,學者們指責Pisa扼殺創新、鼓勵死記硬背,而且過於狹隘。

您已閱讀25%(341字),剩餘75%(10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