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發明家不一定能成爲企業家

將一項發明轉變成一家成功企業遠非許多發明家力所能及,他們越來越多求助於孵化機構培養自己的企業家才能。

馬特•強森(Matt Johnson)是在一個企業家家庭中長大的——他的父母在丹佛成立了景觀設計公司Civitas——但他從未有過自己成立一家公司的打算,直到他在位於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攻讀工業設計學士學位時發明了導電塗料。這種塗料可以用來在牆上製作工作電路。

目前,強森是Bare Conductive公司的執行長。公司是以他發明的產品爲基礎成立的,有10名員工,辦公室設在倫敦東部科技新創企業聚集地肖爾迪奇(Shoreditch)區的一個工作室裏。在過去6年裏,公司通過業餘愛好者網站和諸如美國RadioShack的零售連鎖店銷售塗料工具包,實現收入超過250萬英鎊。目前,強森正在爲擴大公司規模,與多家富時100指數(FTSE 100)成分股公司洽商。

許多像強森一樣的發明家都嘗試將自己的發明商業化,但做成大企業的屈指可數。更常見的情況是,許多由企業家,而不是發明家領導的公司通過其產品改變了社會。

您已閱讀22%(428字),剩餘78%(15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