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阿里

騰訊的電商邏輯

陳歆磊、史穎波:認清騰訊的電商邏輯,也就認清了零售業的未來:在這個邏輯的推動下,零售業的廣泛整合將不可避免。

「雙十一」在阿里和京東之間燃起的戰火到了12月,不僅沒有消退反倒更有看頭。12月15日,永輝超市宣佈林芝騰訊以42億元現金收購了該公司5%的股份。3天之後,騰訊和京東以現金形式向唯品會投資總計約8.63億美元,騰訊和京東將分別持有唯品會的7%和5.5% 的股份。唯品會90%的銷量來自中國一線城市以外。騰訊是京東第一大股東。

在一週之內,騰訊系以累計近100億元的大手筆收購,瘋狂佈局線上和線下零售業務。表面上看,這是騰訊系貫通線上和線下,豐富行銷管道,在品牌、流量方面尋求更廣泛的聯盟以對抗阿里系的強硬攻勢,但實際上,這既是一種防禦更像是一種順勢而爲的爭奪。

長遠來看,數據將是一種最核心的資產。騰訊的核心業務遊戲雖然是最賺錢的,但其產生的數據卻是價值最低的。而且這種數據的有效性是隨著時間遞減的。也就是說,時間越長,數據的價值越低。社交是騰訊一直以來長袖善舞的領域,但人們逐漸發現,相比電商,社交數據的價值要輕很多。

您已閱讀18%(408字),剩餘82%(18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