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記

浙大馮鋼事件中公共辯論爲何失範?

陳振鐸:浙大教授馮鋼四年前的一條微網誌再度引發風波。一場本可能深入展開的討論,爲何會偏離問題的出發點?

四年前,浙江大學社會學教授馮鋼因爲研究生推免面試感嘆「性別比失調」,發微網誌說「根據以往經驗,女生讀研後繼續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期間也少有專心學問的,大多混個文憑準備就業」。原微網誌發佈後曾引起一輪爭論。但是誰也沒想到,四年後的2017年10月19日,馮鋼這句舊話再次引發口水戰,在不乏誤解和誇張的解讀中,成爲「學術界歧視女性」的代表性言論。馮鋼也再次加入,持續以 「對懟」方式回應謾罵,升級了這次爭議。

10月23日,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生吳心越等人發起《我們要求浙江大學馮鋼教授公開道歉》,當時已有24名主要爲女性的博士生簽名要求馮鋼道歉,引發更多海內外青年學者關注和入場討論。多位知名學者相繼發表意見,把論爭引向歧視女性、「政治正確」、西方左翼等各類議題。高等教育話題引發的公共討論,少見如此分裂和失範。

您已閱讀11%(353字),剩餘89%(29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