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再平衡五大要點:從高成長轉向高質量

沈明高:十九大報告傳遞的一個重要信號是,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的優勢不是速度,而是規模。一個經濟新格局正在形成,只是轉型陣痛還未到來。

未來五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超越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都有可能一一實現,市場對十九大之後經濟新格局充滿期待。我們認爲,近來一系列「再平衡新政」的推出表明,新格局已然在孕育中,只是陣痛還未到來。

再平衡新政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成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報告中所論述的房地產政策、供給側改革、美麗中國等,是對現有政策的進一步背書。從房地產政策急凍,到製造業去產能、金融去槓桿,再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地方政府債務終身制和國有企業去槓桿,再到最近的環保督察等,都是從供給側角度抑制低效投資、推動成長再平衡。

您已閱讀8%(287字),剩餘92%(33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